2020年末,戰“疫”仍在進行時,但“石頭計劃”服務鄉村的腳步從未停止。2020年11月,“石頭計劃”貧困貧教地區創新教育顧問李老師在考察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雷埠鄉曙光小學時,發現當地學校因資金緊缺,食堂沒有熱飯設備,每天帶菜上學的師生們中午只能吃涼了的飯菜,這對師生們的健康存在一定隱患。天氣逐漸轉冷即將入冬,為了能讓師生們吃上熱乎的飯菜,宸星基金會決定為學校捐贈保溫箱蒸飯設備和熱開水器,并為孩子們量身定做過冬的羽絨服,抵御寒冬的入侵。
時值寒冬,暖意融融。蒸飯機、電熱水機啟用后,家長看到了孩子們吃上熱飯菜喝上了熱水,心里也倍感溫馨:“太好了!孩子中午可以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不怕吃涼了拉肚子了!”當新羽絨服送到孩子們冰冷的小手上,孩子們在這個冬季露出了最開心的笑容。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在教室里安心讀書,在這個嚴寒到來之際,在北京宸星教育基金的支持與幫助下,這些安徽山區的孩子們收獲了冬日里的溫暖,也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
2020年也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在這一年來,“石頭計劃”利用城市的創新教育資源,針對貧困地區特點,繼續進行特色課程的研發和普及。開展了“疫情期間公益創新課“、“大篷車送課下鄉”、“線上線下公益課堂”、 “宸星學子”助學計劃及“城鄉學生賽事交流”等系列創新教育公益活動。目前,已經在湖南、山東、安徽等貧困山區深入開展公益創新教學工作,涉及多所基層鄉村學校,受益農村學生幾千人。
在新的一年里,“石頭計劃“將勿忘初心,繼續以貧困貧教地區為重點,一步一個腳印,走進鄉村,因地制宜地深入開展創新落地教育,為更多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揚帆遠航,祝愿每一個參與“石頭計劃”的孩子,茁壯成長。



延伸閱讀
“石頭計劃”是北京宸星教育基金會與社會愛心人士發起的一個公益課堂,希望通過創新活動方式幫助邊遠山區的留守兒童家庭的孩子們打開看世界的眼睛,通過引入和嫁接更多的創新教育資源讓山區的孩子受益。走出大山去感受外面的世界,接觸不一樣的教育環境,一直是邊遠地區孩子們的夢想。
2020年4月,在抗擊疫情期間,為了讓湖南山區和貧困地區的留守兒童們體味到閱讀治愈人心的力量,在北京宸星教育基金會以及在北京地區的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發起下,向社會各界領域專家征集在線教學課程。專門開設了“石頭計劃”疫期送課下鄉公益課堂系列在線課程,這些課程將通過線上的形式跨地域送進湖南地區的孩子們手中。同時為了保證在疫情期間保障線上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向湖南中村瑤族鄉平樂學校捐贈了打印機等教學使用物資和新的床鋪,為學校的教學運轉工作保駕護航。
2020年10月,為了讓湖南山區貧困地區的同學們開闊視野同時獲得更豐富的知識,“石頭計劃”的李老師親身走進敦煌戈壁,錄制“玄奘之路”紀實性系列創新教育主題課程,并進行線上、線下公益課堂聯動教學,讓山區的創新課堂耳目一新。
2020年10月,“石頭計劃” 項目來到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為攸縣的孩子們捐贈了一批課外書籍。意在解決邊遠山區兒童圖書資源供不應求的局面,通過圖書捐贈,積極探索教育公益的多種途徑,以書為橋,用閱讀為鄉村的孩子燃起一叢溫暖的光